老人過去一年曾跌倒比例為1/6

老人跌倒絕對是讓家屬最不放心年長者一人在家的原因,根據107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,跌倒就名列第二名,另外,國民健康署106年「國民健康訪問調查」,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曾跌倒比例為1/6。嚴重跌倒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。

室內跌倒的危險因素

  • 助行器
  • 視力不清楚
  • 年紀70-79歲
其中,針對在家中跌倒者傾向歸因於個人因素,室外外跌倒者傾向歸因於環境因素。其中於室內跌倒的危險因子包含了年齡70-79歲、女性、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、使用助行器。而在室外跌倒因子包括使用助行器、罹患2種以上慢性病。其中要特別留意的是助行器是唯一個老人室內室外跌倒的共同原因,因此如何挑選合適的助行器就非常重要! -(參考資訊:新北市輔具中心)

老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上預防跌倒?

研究也發現,如果要減少老人跌倒的風險,規律運動最重要,運動不但可以增加肌力、柔軟度,也可提升身體平衡性。當然,除了運動以外,居家環境的改造也很重要,列舉相關注意要點如下:
1.光線要明亮;
2.電線靠牆收;
3.地板保持乾燥
4.移除平日活動路線上的雜物;
5.浴室加裝扶手;
6.確保樓梯扶手穩固;
7.選擇合適的鞋子及輔具;
8.下床、起身要緩慢;
9.使用安眠或鎮靜藥物要特別留意。

多一份陪伴,少一份危險

老年人若容易跌倒,最好至醫療院所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及評估,以期早期發現隱藏的疾病、早期治療。服用的藥物越多,出現不良反應的機會越大,引起跌倒的風險也越高,應與醫師討論盡量減少老人藥物的種類。家中走道、臥室和浴室加裝扶手,在暗處加裝照明設備,浴室地板放止滑墊,移除沒固定的地毯,使用鞋底較粗糙的拖鞋及助行器等都是可以預防老人跌倒的方法。老人由躺至坐,由坐至站的動作應緩慢,可減少因姿勢性低血壓所造成暈眩而跌倒的機會。